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RSS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青海资讯 >

绿水青山高颜值 乡村旅游富村民

时间:2020-09-02 15:07 作者: 点击:

近年来,今年半年的收入已经超过往常外出打工一年的收入,不仅成为环西宁一小时旅游圈内的“网红”旅游点,依靠乡村旅游,以旅游业为中心,将磨尔沟村建成集生活,娱乐,近年来,游

游客在磨尔沟乡村旅游景区体验全省唯一的智慧露营舱。

互助土族自治县磨尔沟村。

  ·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互助土族自治县磨尔沟村紧邻南门峡水库,村庄沿山谷蜿蜒布局,流水穿村而过。近年来,我省持续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把农业资源、自然生态、乡情乡愁与旅游业相融合,给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赋予新的价值,铺就了新的富民之路。

  昔日脑山地如今网红村

  青海在渐凉的天气里迎来了绚烂多彩的秋季。南门峡镇磨尔沟村,由“山水林草湖田”构成的田园美景,增艳了绿水青山。

  8月31日10时,磨尔沟村的村民们已经陆续在家门口摆起了小摊。村民裴生军和妻子是磨尔沟村的贫困户,一大早便忙着招呼游客,一刻也闲不下来。

  “今年6月到现在,生意还不错!”裴生军说。他和当地许多村民一样,以前一直在外务工,这两年依托磨尔沟村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家门口销售当地特色小吃,今年半年的收入已经超过往常外出打工一年的收入。

  地处南门峡镇西部脑山地区的磨尔沟村,距离南门峡水库不到3公里,这里山川秀美,风光旖旎。全村302户1086人,耕地少,农业经济薄弱,产业基础单一,这些成了磨尔沟村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建档立卡贫困户曾占全村总户数的三分之一。

  如今的磨尔沟村,随着乡村旅游发展,不仅成为环西宁一小时旅游圈内的“网红”旅游点,还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过去,我们虽然守着好风景但没钱。现在,依靠乡村旅游,家家都过上了好日子。”说起磨尔沟村的变化,村民们感慨道。

  返乡村民创业当起小老板

  旅游扶贫不仅给磨尔沟村村民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也提振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干劲,转变了他们的思路,点燃了他们的创业梦想。

  12时左右,磨尔沟村道路两侧的农家乐门前陆续有自驾车驶来。客人一到,村民裴应业将提前准备好的饭菜端上桌,一家人也开始忙碌起来,红火的旅游为他们一家带来不错的收入。

  裴应业一直生活在磨尔沟村,是村里第一批由开茶园转型为开农家乐的村民。说起近几年磨尔沟村的变化,他感慨万千。“在村民眼里,以前开在附近的茶园只需要几张桌子,几把椅子就够了。现在可不一样,农家乐不仅要有特色,环境卫生各方面都得升级。”

  裴应业介绍,从磨尔沟村开始发展乡村旅游以来,村民们就全程参与到乡村振兴建设中。目前,全村从事乡村旅游经营的有46户,开农家乐的有17户,整个景区吸纳贫困户60多人,占全村贫困户的60%以上,贫困户平均每月增收2000多元。

  好风景带来好“钱景”

  从2018年至今,磨尔沟村第一书记唐忠林见证了这个默默无闻小乡村摘掉“穷”帽子的过程。唐忠林记得,2018年,这个村子剩下了不到100人,多数村民外出打工。“山好水好空气好,就是留不住人……”

  作为省文化和旅游厅帮扶村,磨尔沟村以旅游业作为产业发展的突破点,打破以往传统扶贫方式,以旅游业为中心,结合种植养殖业发展,将磨尔沟村建成集生活、娱乐、民俗、农业观光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村。

  唐忠林介绍,近年来,磨尔沟村通过修建木栈道、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等旅游基础设施,以文化旅游扶贫的形式,引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村子变美了,村民的收入渠道也更宽了。

  今年,磨尔沟乡村旅游景区高空吊桥、玻璃滑道等娱乐项目投入运营,自6月22日景区开业以来,吸引了15万游客,总营业收入达到129万元,其中最多一天接待游客人数超过7000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青海多数旅游资源都集中在乡村牧区。为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我省文旅部门创新发展优势,推动乡村旅游由传统的食宿、娱乐向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康体养生、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制作转变。同时,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探索形成多类型、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随着文化和旅游产业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文化旅游产业扶贫龙头示范引领作用逐步显现。目前,全省各市州还建成了以手工艺品制作等为主体的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在产品研发、生产推广、经营销售等链条,大量吸纳当地和周边群众就业,增加了农牧民收入。此外,我省根据不同地区实际需求,提供“订单式”培训服务,增强贫困户的“造血”能力。

西宁资讯 | 海西资讯 | 海北资讯 | 玉树资讯 | 青海资讯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by 2013-2018青海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豫ICP备140255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