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RSS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玉树资讯 >

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应知应会(一)

时间:2022-04-23 22:22 作者: 点击: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分类,音乐,传统音乐,玉树藏族文化是指千百年来世居的藏族人民在三江源头地区创造并活态传承的区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藏族文化,现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分类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5)传统体育和游艺;(6)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曲艺,民俗,民间文学,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共10类。

  二、玉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玉树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类关联共生、开放空间存续的特点。现有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280项,按级别分包括:国家级12项,省级43项,州级53项,县(市)级172项。

  三、玉树藏族文化

  玉树藏族文化是指千百年来世居的藏族人民在三江源头地区创造并活态传承的区域文化,是藏族文化在玉树区域内表现出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形态的总和。是“世界第三极”山水生态与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人类生存与延续的智慧结晶,是青藏高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生物和睦共存的江河源头文明的集中体现,是多卫康三大藏区内各种形态的藏族文化交流交汇融合的典范,是古道高原通衢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表现,是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生态性、活态性的特点。

  四、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

  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以玉树市为核心区,辐射称多、治多、囊谦、杂多以及曲麻莱等县域,涵盖玉树藏族民众创造和秉承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内容,主体为代表性传承人与传承群体。2017年1月获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批准设立,是青海省第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使青海成为全国第一个同时拥有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省级单位。

  五、藏族文化(玉树)生态的鲜明特点

  以三江源为标识的自然生态环境,以三区汇通为表征的历史人文环境,以十类共存为特色的非遗传承体系。

  六、实验区整体性保护的重要抓手

  包括重点区域和重要场所。其中:重点区域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自然生态环境基本良好、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为完整的乡镇、村落、街区等;重要场所是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所依存的重要空间。

  七、实验区建设的重要战略导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国家文化公园等。

  八、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区建设当前应注重结合的国家和省级重要文件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

西宁资讯 | 海西资讯 | 海北资讯 | 玉树资讯 | 青海资讯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by 2013-2018青海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豫ICP备140255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