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RSS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青海资讯 >

走基层 访民生:“菜棚子”里的希望

时间:2020-01-16 11:29 作者: 点击:

为前来拉果蔬的汽车扫去,海西对促进民间投资,搭建了好的平台,自从建起这个果蔬生产基地,被运到德令哈市大街小巷的市场,芹菜……基本上百姓需要的家常蔬菜我们这里都有,市民只需

  岁末年初,在经过一场大雪的“洗礼”后,远处银装素裹下的大山中间连接着交错纵横的马路和被大雪勾勒出来的高原小城。顺着马路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一路西行10公里,便能看见连成片的温室大棚顺着笔直的小路一直延伸到山脚下。

  德令哈万庄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田耀此时正带着工人们清扫大棚前的积雪,为前来拉果蔬的汽车扫去“障碍”。

  田耀领着我们边走边风趣地说,从挖金子到种植蔬菜瓜果,他干的都是离土地最近的活。前一二十年是从土地里往外挖,现在乃至后半辈子是从土地上种出收成。

  40多岁的田耀总是乐呵呵的,看起来朴实可爱,但举手投足间透露出商场上历练的精明与干练。从“金老板”变成“农庄主”的田耀自信地说:“海西对促进民间投资,拉动当地发展制定了好的政策、搭建了好的平台,再加上我干的是绿色发展产业,服务的是千家万户,这不是把天时、地利、人和都聚在一起了吗?”

  在田耀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大棚里,棚内是绿油油的青菜和工人们热火朝天干活的热闹景象。

  生产部主任邹林朋指着棚里的蔬菜说,你们平日里吃的青菜说不定就是我们这种出来的。自从建起这个果蔬生产基地,不管春夏秋冬,一车车蔬菜水果,被运到德令哈市大街小巷的市场、超市以及老百姓的饭桌上。

  田耀接过话茬:“我们这里一共有1060个棚,一年下来各种果蔬产量达2380吨。现在是冬季,我们棚内种的有西红柿、芹菜……基本上百姓需要的家常蔬菜我们这里都有。”

  为了惠民生,万庄公司为市民打通了蔬菜绿色“通道”,市民只需添加一个微信,就可以坐在家里“点菜了”,第二天万庄公司的工作人员就会根据“菜单”配好菜送到家门口。

  田耀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一个面积2亩(1亩等于0.067公顷)的蔬菜棚,能产葡萄5000公斤,从南方引进的无花果、火龙果,产值也在18万元以上。水果型西红柿搭上快运专列,从德令哈市运到北京一公斤能卖60元;小乳瓜、黄瓜、西瓜、菜瓜等,每公斤也在40元以上……“我们的大棚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优。其实一年下来本地能消耗的果蔬只占我们总产量的30%,为了确保企业自身高质量发展,我们种植的大部分果蔬都会远销内地。”

  从大棚出来时,棚顶上有几个人在扫积雪。邹林朋介绍道,这里的大棚集太阳能光伏发电、智能温控、现代高科技自动化种植于一体,这是我们能种出高质量果蔬的一大“功臣”。眼下有16座大棚的顶端安置了太阳能光伏发电集成设施,通过每座大棚的发电设施,基本上保障了我们整个基地的用电,确保了每个棚内恒温。所以下雪天,我们要把光伏板上的积雪打扫干净确保发电稳定。

  不仅如此,2016年以来,万庄公司还为联点帮扶的柯鲁柯镇民兴村和连湖村的75户贫困户提供帮扶资金和“饭碗”。此刻,正在扫雪的王国强便是万庄公司帮扶的贫困户之一,他是万庄公司的老员工了。

  王国强说,他家里有两个孩子在上学,还有上了年纪的两个老人要照顾。过去没有固定工作,只能就近打工挣不上几个钱,自从来到万庄公司上班,既能照顾家里,还有了一份稳定收入,现在一家人的日子也算是安稳下来了。

  靠着一年4万元的工资收入,王国强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在万庄公司像王国强一样的脱贫户还有很多,他们都是靠着这个德令哈市的“菜篮子”,才有了“饭碗子”,过上了好日子。(程宦宁)

西宁资讯 | 海西资讯 | 海北资讯 | 玉树资讯 | 青海资讯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by 2013-2018青海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豫ICP备140255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