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RSS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青海资讯 >

林草奖补 “补”到群众心坎上

时间:2020-07-21 16:02 作者: 点击:

发放宣传资料,发布新闻信息,河南县以草定畜管理办法,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禁牧管理办法,河南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完善和明确河南县草原资源的“管,确保生

  ·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黄南州河南县林地面积543.68万亩,森林覆盖率34.50%。草场面积992.3万亩,可利用草原面积967.5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97.5%。林草生态补奖机制实施以来,河南县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县域发展新格局。不仅使草场得到充分利用和保护,同时让牧民增加了收入,牧业经济效益也得到提高。

  

常打思想“免疫针”。林草补偿机制政策实施中,河南县以“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爱鸟周”、法制宣传日等时间节点为契机,采取街头咨询、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标语和科普挂图、张贴公告、现场讲解、设立公益广告、发布新闻信息、村广播、微信群等多种渠道和手段方式,广泛普及政策宣传、生态保护等工作,在全县形成保护爱护生态、野生动物等的良好氛围。

筑牢制度“防火墙”。根据《草原法》和青海省草原承包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河南县冬虫夏草采集管理暂行办法》《河南县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河南县以草定畜管理办法》《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禁牧管理办法》《河南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管理办法》《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草原生态管护员管理暂行办法》《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管理考核激励办法》,为进一步完善和明确河南县草原资源的“管、建、用”责任制提供了法律支撑。

  强化职责“紧箍咒”。一是结合县情实际,不断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层层签订林草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责任书,工作责任到人,确保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各项工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规范,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二是县草原综合专业队负责协调、管理以及具体业务工作;各乡(镇)、村“两委”负责宣传动员、组织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落实工作;县财政部门负责补助对象的审定、资金的管理和拨付,县信用联社协助资金的发放工作。县审计部门及时对奖补机制政策落实情况以查阅资料、查看帐目、查看发放手续、进村入户调查等方式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我县兑现补奖机制政策落实工作符合国家规定。

  用好政策“杀手锏”。一是第一轮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中每年落实禁牧补助资金9585.96万元,草畜平衡奖励资金347.25万元,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资金311.1万元,2011年至2015年5年累计落实补奖资金51776.55万元,其中直接发放到牧民手中51221.55万元,牧草良种等项目管理555万元。二是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政策核定禁牧草原面积653.44万亩,测算的禁牧标准为18.33元/亩,合计禁牧补助资金11979.8万元。对全县实施草畜平衡奖励面积231.5万亩,实施范围为全县涉及执有草原承包经营权证的6403户,统一按每年每亩2.5元的测算标准给予奖励,草畜平衡奖励资金总计为578.75万元,合计补奖资金12558.55万元。

  巩固成果“持久战”。一是2020年补奖总资金1.26亿元,惠及6403户3.38万人,户均1.9万元,人均3711.4元,占全县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7.7%。二是实现天然草原平均植被盖度比2015年提高5个百分点,平均牧草产量提高6个百分点的目标。三是2013年至2019年,河南县草原平均植被覆盖度由82%,提高到91.9 %以上,增加了9.9个百分点;草群平均高度由18.14厘米,提高到19.5厘米,增加了1.36厘米;可食鲜草草量由每公顷5199千克,提高到每公顷8614.5千克,每公顷提高了3415.5千克。尤其是对历年黑土滩和补播等草地进行测产后平均可食鲜草产量达到每公顷12690千克(846公斤/亩),天然草原上有毒有害植物比例明显下降,退化草原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草原生态环境总体状况趋稳并向良性发展,草原生产力的有效提高进一步增加了草原的载畜能力。

Copyright by 2013-2018青海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豫ICP备140255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