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RSS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青海资讯 >

贵德:开启“乡村旅游”模式

时间:2020-05-14 05:09 作者: 点击:

改善了生活,完善游客服务中心,贵德古城三大主题景区为中心,拓展旅游发展新空间,建立智慧旅游交通管理平台,开发“乐游贵德”全域智慧旅游平台,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娱乐,增强其

游客用镜头记录着梨花盛开的美景。

贵德奇石苑内,身着汉服的游客在赏梨花、拍照。

农家乐院内,为游客精心烹制农家特色美食。文章图片摄影:童世钰 赵荣章

  ·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杨柳吐绿,大河欢腾,黛青色的朦胧透露出嫩绿的主题……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期间,到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度假的游客明显增多,贵德农家乐游客量较平时增长数倍。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每个人都戴着口罩,但仍挡不住人们迎“五一”踏青赏花看山游水的脚步,乡村一日游、休闲游凸现亮点。

  数据显示:仅在这个小长假里,贵德县各地喜迎八方来客,接待游客达25.12万人,日均游客达5.03万人,旅游经济收入1.03亿元,日均收入达2068.6万元。“乡村游”对地方经济、农民增收的拉动能力可见一斑。

  “乡村游”让各地乡村人气高涨

  “这里的景色很美山水很独特,峡谷众生,就是一幅绝美的中国山水画;这里夏天露营、看星星、看夕阳是个好地方;这里的生态自然,一片片的野花迎风绽放;这里的野草生成的天然草地郁郁葱葱,是一家人户外活动的好场所……”

  在松巴峡东北侧,坐落着贵德县海拔最低的松巴村。这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且有着浓郁的藏族风情。旖旎的自然风光、松巴莲花寺、松巴神泉等旅游景点在今年“五一”期间吸引了不少省内外游客。早在2018年,这里就被评为省级综合产业示范村、全省乡村旅游示范点、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青海100”特色文化旅游体验点。

  为了让农民富起来、产业强起来、村庄美起来,近几年我省从政策上支持、从资金上扶持,大力发展“乡村游”,全面开启了“乡村旅游”模式。自大力发展“乡村游”以来,贵德县农民已从中获得了切实的利益。

  利用松巴村独有的乡村旅游资源,松巴村两委班子选准富民强村的渠道,坚持多措并举、联动发力、因地制宜,通过发展家庭游、观光游、民俗风情游等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吃上了“旅游饭”,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走出了一条乡村旅游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形成了“一村一品”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格局。

  “五一小长假期间,我们每天推出的藏式餐饮多达10多个品种,如酥油茶、新鲜奶茶、羊肉手抓、藏式油饼等,深受广大游客的好评,每天接待就餐游客200人左右,日均收入近2万元,仅5月1日至5日接待前来旅游就餐的客人达1200多人,收入达10.35万元。”松巴村尕藏梅朵农家院负责人梅朵告诉记者。

  据了解,今年“五一”期间,松巴村共接待游客累计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00余万元。2019年全村人均收入已达到1.06万元,是2014年的3.5倍。而像梅朵一样靠着吃“旅游饭”走向致富的“农家乐主人”在松巴村已有20余家。乡村旅游已经让无数“幽居深处”的小山村村民有了奔头。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为了让游客在松巴村游玩得更舒心、更安全,农家院及人流聚集地均开展健康扫码、体温监测工作。在客流量较大时采用限量出入的办法,防止游客聚集,引导游客自觉佩戴口罩。同时,为了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体验性的要求,提前做好了自驾游、乡村游、民俗历史文化体验游、黄河水上特色游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2020年以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松巴村两委班子借着“乡村旅游”的东风,依托藏族民俗文化特点及独特的地理位置环境,积极开发建设当地旅游资源,形成松巴村旅游核心吸引力。

  “从2014年以来,松巴村争取整合各类资金7000多万元,用于民居改造、村容村貌整合、国土绿化、乡村旅游配套设施、民俗建设、旅游厕所、自驾车及房车营地、餐饮中心等30多项项目。目前,我们开始编制《贵德县尕让乡松巴村乡村旅游规划》,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采摘园、民宿、摄影长廊、松巴酩馏酒庄、野营区等建设,打造集“农户+基地+公司”为主的松巴藏寨旅游示范村,到时候,不同的休闲娱乐点将为游客带来不同的体验。”松巴村党支部书记切江尖措说。

  生态助力乡村旅游业纵深发展

  随着盛开的梨花,贵德县以生态农牧业助力乡村旅游业纵深发展。数据显示:仅今年4月1日至19日梨花初放时节,来贵德赏梨花,观黄河,体验乡村旅游休闲的客人达28.43万人,平均每天1.51万人;19天时间全县旅游业收入达1.16亿元,平均每天创收611万元。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为了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我们下大力气发展以农村、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游’。通过‘乡村游’,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贵德县旅游局负责人表示。

  “陆续打造沿黄河两岸的田园花海、采摘乐园、观光农庄,开发主打垂钓、烧烤、采摘、休闲旅游产品,形成乡乡有精品、村村有特色的发展格局……”

  记者了解到,2020年,贵德县在修编评审《贵德县全域旅游发展两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强力推进贵德古城、国家地质公园阿什贡景区改扩建、黄河综合生态景区、千姿湖湿地公园等重点旅游项目,开工建设黄河廊道北区养生基地,黄河南岸滨河景观带,龙王池与都秀草原等文化旅游项目。全面启动黄河廊道第一景观带,河西温泉药浴休闲小镇,松巴藏寨民族风情园等特色旅游项目。

  同时,以国家地质公园、黄河清湿地公园、贵德古城三大主题景区为中心,打通县域内各景点的“毛细血管”,促进景区景点间的有机串联。实施“旅游+”发展战略,让百姓的出游向旅游体验转变,拓展旅游发展新空间,增强“天下黄河贵德清,高原养生第一城”贵德旅游的知名度。

  在“住”与“游”方面,贵德县积极提档升级了一批星级酒店、主题酒店、经济型酒店和农家乐,盘活整合县域内闲置庄廓、楼房等房源,让游客住得舒心;同时,着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立智慧旅游交通管理平台,让游客对路况、停车信息及时掌握;策划并推出系列精品旅游线路,开发夜游、亲子游、健康游,研学游、冬季游等旅游项目,让游客玩得开心;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工艺品和纪念品,让游客记得住“小江南”之旅。

  此外,贵德县文旅部门在全面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不断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开发“乐游贵德”全域智慧旅游平台,建成电子门票支付系统,实现了景区WiFi 、移动支付、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旅游服务热线“四个全覆盖”。积极与国内知名旅游企业进行对接,引导工商资本、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更多地进入旅游产业领域。在各大景区配备了语音智能导览系统。全面挖掘、丰富景区景点文化内涵,进一步充实完善了旅游解说词,提升贵德旅游的吸引力。

  记者点评:“乡村旅游”要做出文化特色

  而今,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不少城市居民外出的热门选择。趁着“五一”小长假,笔者也到周边的乡村旅游地转了一圈,放松身心的同时也感受各地乡村的魅力。但感受中也多有感触,我省一些乡村发展“乡村旅游”,其旅游内容主要偏向于“吃喝玩乐”,少了乡村本身应有的民俗民风、民间传说等内在文化资源的挖掘。除了乡村本身所有的好山水、村落民居等外在旅游资源,不足以对游客有长久的吸引力,且同质化现象严重。

  在笔者看来,发展乡村旅游,应当依托当地乡村文化资源,将文化融合到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游玩等乡村旅游产业链每一个环节,吸引游客,让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提升游客的“乡村旅游”体验感,使其旅游体验独一无二。提升乡村旅游的“含金量”,把乡村旅游做出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色,这才可以长久的留住“值得一去”的好名气,同时,增强其乡村旅游的市场竞争力。

  积极重视乡村乡土文化建设,将乡村文化资源深度融合,以农耕文化为魂、山水村落为形、生态农业为本、美丽乡村为基的乡村旅游,使旅游不再停留在乡村观光旅游层面,而是向乡村休闲度假和生活体验转型升级,将旅游体验附载于人性化的细微服务之中,对游客的吸引力就大,市场竞争力就强。

  做活乡村旅游文化这篇大文章,需要充分激发乡村旅游的经济、民生、生态等“蝴蝶效应”,只有深度融合,全面发展才能将乡村旅游做强做大,为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助力。

西宁资讯 | 海西资讯 | 海北资讯 | 玉树资讯 | 青海资讯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by 2013-2018青海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豫ICP备140255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