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RSS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海西资讯 >

天峻县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试点改革见成效

时间:2020-06-07 01:16 作者: 点击:

全面开展试点工作,针对生态保护红线和一般生态空间,系统开展天峻县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将评价中的生态环境极敏感区域划入自然生态空间,初步完成了国土
海西州天峻县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试点改革,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探索创新管护新模式,切实保障生态安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一、建立健全生态管制机制。成立天峻县自然生态用途管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县政府统一领导、主管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天峻县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试点工作方案》,全面开展试点工作。落实工作经费215万元,其中州政府落实70万元,州自然资源管理局落实72.5万元,县政府落实72.5万元,保障工作进展和质量。综合考虑天峻县祁连山国家公园职责、产业转型等因素,针对生态保护红线和一般生态空间,制定差别化准入、用途转用以及生态修复等管制制度。严控生态空间用途转用,制定生态空间和牧业空间范围内进行分时段禁牧和严格控制载蓄量(限牧)的管制规则。

二、系统开展“双评价”。根据天峻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祁连山国家公园、河(湖)长制、城市总体规划,系统开展天峻县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合理确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做好空间规划,补齐发展短板。对空间规划底图数据进行单项指标评价、综合评价,并与现状地表分区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将评价中的生态环境极敏感区域划入自然生态空间,初步形成自然生态空间范围,初步完成了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报告和评价图件,为生态空间划定提供理论支撑。

三、合理划定生态空间用途。按照省上统一制定的分类标准,对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滩涂、荒地、荒漠、戈壁、冰川、高山冻原等各类自然生态空间,进行分类调查摸底。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的允许区和有条件区,结合城镇建设规划范围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生态红线初步成果和“双评价”结果,合理划定城镇空间、生态空间(包括生态红线和一般生态空间)、牧业(农业)空间和采矿空间,重点解决牧业用地、采矿用地与生态空间重叠问题。目前,已顺利完成三类空间划定、管制规则制定、转用审批等试点任务,并通过了省级验收。划定后生态空间面积1137252.10公顷,占天峻县总面积的44.39%,其中生态保护红线面积725655.45公顷,占天峻县总面积的28.33%,一般生态空间面积411596.65公顷,占天峻县总面积的16.07%;牧业空间面积1403909.89公顷,占天峻县总面积的54.80%;城镇空间面积20630.24公顷,占天峻县总面积的0.81%。

四、实现“四大提高”。一是提高了生态保护意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天峻县落地生根,全县上下形成了绿色发展共识。二是提高了生态管控能力。制止并淘汰了一批资源消耗型、产能落后型的项目。鼓励对生态系统功能有扰动或破坏的土地利用活动退出,鼓励按照规划开展维护、修复和提升生态功能的活动。对生态保护红线内的18个矿山全部采取了关停和退出,对保护区核心区采取了禁牧措施。三是提高了生态价值。随着祁连山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的实施,有序推进大通河、布哈河、疏勒河河源区湿地保护与功能提升,疏勒河出境段生态系统修复,历史遗留矿山环境治理,乡村环境质量提升4大工程,有效恢复和提升了祁连山地区的整体生态系统功能。四是提高了社会效益。全县推广“梅陇模式”,加快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造,开展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目前,已改造完成合作社11个,入社牧户546户,入股草场74.43万亩、牲畜5.68万头(只),总投资163万元实施新源镇梅陇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牦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年出栏牦牛达190头,进一步提升了合作社规范化运行水平,增加了牧民收入。

西宁资讯 | 海西资讯 | 海北资讯 | 玉树资讯 | 青海资讯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by 2013-2018青海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豫ICP备140255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