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RSS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青海资讯 >

“绣”梦

时间:2020-04-29 00:02 作者: 点击:

内蒙古……她们生产的工艺精良的民族服饰不仅受到了本地消费者的欢迎,近万套精美的民族服饰从察汗乌苏镇发向全国,而且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逐渐可以独立工作了,徐艳青的民

  ·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21日一大早,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察汗乌苏镇希望街的青海省妇女手工制品示范基地,8名妇女正在徐艳青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习民族服饰加工。

  示范基地的陈列柜里摆放着工艺精美的饰品,墙上挂满了颜色鲜艳的民族服饰,这些民族服饰是徐艳青和她的学徒们手工缝制出来的。

  甘肃、新疆、内蒙古……她们生产的工艺精良的民族服饰不仅受到了本地消费者的欢迎,还接到省内外的多批订单,几年下来,近万套精美的民族服饰从察汗乌苏镇发向全国。从民族服饰加工店到手工制品示范基地,越来越多的农牧区妇女加入到这个大集体中。

  学徒康玉珠家住香日德镇柴兴村,因生病不能外出打工赚钱,又找不到致富门路,日子过得有些清苦。自从跟着徐艳青老师学习制作民族服饰,自己有了手艺,也有了收入,日子慢慢富裕起来。马金秀也是当时招收的7名学徒中的一位,“刚开始家里种的地少,孩子又要上学,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徐大姐的服饰加工点招工,我就来了,现在我不仅学到了手艺,而且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特别感谢徐大姐。”马金秀说。

  徐艳青原本就是德都蒙古传统服饰制作技艺、非遗产传承人,也算是这行里的老手艺人。过去自己一个人在都兰县察苏镇希望街开了一家民族服饰加工店,开张两个月,生意渐渐有了起色。

  几个月后,她招收了7名女学徒。在徐艳青的耐心指导培训下,慢慢地,学徒们上了手,逐渐可以独立工作了。

  “我能干的事情,其他女同胞们也能干,就是希望能够多帮助一些有困难的人。现在,大家团结友爱、互帮互学,每个人都干劲十足,精心制作的服饰得到了顾客的认可,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希望。”徐艳青说出了她自己内心的想法,这也是她的一个梦想。

  经过几年的努力,徐艳青的民族服饰加工店不断发展壮大成了手工艺制作中心。2019年,徐艳青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投身于都兰县扶贫工作中,制作中心再次从都兰县香日德镇乐盛村招收农村妇女职工10人,帮助农村妇女掌握一技之长,增加她们的家庭收入。

  刘美来身患残疾,一直待在家中,家庭收入少。徐艳青了解到刘美来家的情况后,主动上门,希望她能够来制作中心工作。“因为身体原因,我一直没办法外出打工,现在我在制作中心干活,离家不远,还有收入,能够用自己的力量为家里增加收入,我很高兴。”刘美来感动地说。

  像刘美来一样,在徐艳青的指导下,都兰县不少妇女学会了服饰制作技术,走上了致富道路。

  对于这些年来带着姐妹们一起忙碌的日子,徐艳青告诉记者自己虽然有时候会很累,但从来没有后悔过。她说:“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同时,我们要创新样式和款式,融合不同的文化元素,传承好传统服饰文化。”

  靠着一双双巧手、一根根银针,徐艳青和她的学徒们在穿针引线中绘织成一幅幅致富蓝图,铺开了致富的“绣”梦之路。

西宁资讯 | 海西资讯 | 海北资讯 | 玉树资讯 | 青海资讯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by 2013-2018青海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豫ICP备140255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