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RSS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资讯 >

海外网评:中央首提“国内国际双循环”,增强抗风险能力

时间:2020-05-19 01:50 作者: 点击:

简单说就是既开发国内市场,又拓展国际市场,,推出更多符合国内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回血,另一方面,通过持续做大做强国内市场,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完备的

  上海一家企业工作人员演示介绍“AI+新零售”。新华社王翔摄

  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研究部署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地见效,研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在此次会议上,中央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谋划、新布局。所谓国内国际双循环,简单说就是既开发国内市场,又拓展国际市场,两条腿走路,两方面相互促进。

  当前全球疫情发展仍不明朗,世界经济衰退难以避免。联合国报告预测,新冠病毒大流行将使2020年世界经济下滑3.2%,为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的最大幅度萎缩。在外部市场萎缩的情况,对外贸依存度超过30%的中国经济来说,如何渡过难关值得深思。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世界多国利用疫情收缩其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参与度,利用优势地位推动制造业“逆向回流”,并将中低端环节转向劳动力成本更低廉或是周边国家和地区,也对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作用也带来了挑战。中国必须制定妥善举措,长远谋划,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在此情况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提升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要畅通国内供需循环。中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大市场,国内需求丰富多样,品质消费、个性消费的不断增长持续释放着消费潜力。尽管遭受疫情冲击,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广大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没有变。

  一方面,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企业加快转型升级,不断创造适应新需求的有效供给,推出更多符合国内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在帮助企业壮大的同时也有助于供给拉动内需,提升国内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尤其是对当前单一面向海外市场的企业而言,做好出口转内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回血,减少损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教授刘晓光认为,中国制造企业拓展国内市场,有助提升相关企业及其上下游产业链的韧性,增加一条应对外部冲击的“保险杠”。

  另一方面,通过持续做大做强国内市场,增强对全球产业链和高水平外资的吸引力。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绝大部分是市场经济体。企业的逐利性导致其产业布局都会考虑效率和成本,政府强制政治干预虽然可能一时奏效,但从长远来看,企业成本上升、利润下降,不仅消费者得不到好处,也将严重影响企业乃至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完备的基础设施可以为全球企业提供便捷通畅低廉的生产制造体系。超大的市场规模也将为全球企业带来广阔的利润收入和发展空间。随着中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潜力不断释放,中国对全球企业的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也将不断提升。

  二是要畅通国际供需循环。中国是全球产业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极,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要加强全球抗疫合作,加大力度向国际市场供应原料药、生活必需品、防疫物资等,保障在全球产业链中有重要影响的企业和关键环节产品的生产和出口,维护国际供应链稳定,这不仅是体现中国责任担当的体现,也将帮助中国尽快恢复正常经济秩序。

  另一方面,中国要积极参与到全球产业链重构进程中。近年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持续变革,疫情也将加快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朝着更多元化、更具韧性方向发展。刘晓光表示,面对新的形势,中国要充分自身的资金和产业链优势,优化产业链供应链结构,积极参与布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进程中去,不断强化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增强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

  提升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需要久久为功的坚持和韧劲。面对当前全球经济格局的加速变迁,中国更需加快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稳定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维护中国经济的安全和稳定。(海外网评论员)

西宁资讯 | 海西资讯 | 海北资讯 | 玉树资讯 | 青海资讯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by 2013-2018青海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豫ICP备14025562号-1